EN
新闻中心
2023-06-06
科学家揭示hPSC衍生的施万细胞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疾病建模和药物研发
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SC)是周围神经系统中主要的胶质细胞。SC与许多疾病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其中之一。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发现,人多能干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hPSC)衍生的施万细胞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疾病建模和药物研发。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题为:Deriving Schwann cells from hPSCs enables disease modeling and drug discovery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阅读更多
2023-05-29
磁声驱动的CAR-T细胞微型机器人抗癌更精准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CAR-T细胞的微型机器人(M-CAR T),有望让抗癌更精准。
阅读更多
2023-05-23
我国科学家研发纳米囊泡传递抗体增强的抗肿瘤免疫力
CD47/PD-L1抗体组合表现出持久的抗肿瘤免疫力,但其也会引起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而影响临床疗效。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团队研发聚合物纳米囊泡,用于递送CD47/PD-L1抗体,增强了肺腺癌的抗肿瘤免疫力并降低了免疫毒性。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题为:Microfluidics-enabled nano-vesicle delivers CD47/PD-L1 antibodies to enhance anti-tumor immunity and reduce immunotoxicity in lung adenocarcinoma。
阅读更多
2023-05-23
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利用多能干细胞部分恢复视网膜功能的新方法
眼睛中的光感受器退化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最终可能导致失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近期,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与卡罗林斯卡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能够促进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s)分化为感光祖细胞,将这些细胞移植到实验模型中可以部分恢复视网膜功能。研究成果发表在《Molecular Therapy》期刊,标题为“Photoreceptor laminin drives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to photoreceptor progenitors that partially restore retina function”。
阅读更多
2023-05-23
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大鼠心力衰竭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0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利用CRISPR编辑的人类心脏细胞注射到罹患慢性心力衰竭的大鼠体内,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使更多大鼠存活,并延长其运动时间,相关技术的人体试验可能在2025年开始。研究论文已经提交生物预印本网站。
阅读更多
2023-05-23
食蟹猴胚胎体外培养模型揭示灵长类早期神经胚发育特征
灵长类早期神经胚发育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利用食蟹猴胚胎体外培养模型,中外科研人员成功揭示灵长类胚胎中晚期原肠运动至早期神经胚发育阶段胚胎的形态、细胞组分、转录组、DNA甲基化和染色质可及性等特征。5月18日,记者获悉相关研究成果论文日前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于《细胞》杂志。
阅读更多
2023-05-19
“最毒”乳腺癌精准免疫治疗有了新突破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团队在国际医学旗舰期刊Med发表封面论文,揭示了一种名为“CCL19+树突状细胞”的细胞亚群,在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过程中发挥影响疗效的关键作用。这为破解三阴性乳腺癌精准免疫治疗难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阅读更多
2023-05-16
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团队揭示实体瘤来源外泌体抑制CAR-T功能
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郭巍教授课题组在 Cancer Research 期刊发表了题为:Tumor-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hibit the Efficacy of CAR T Cells against Solid Tumor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CAR-T细胞疗法可促进肿瘤释放高PD-L1表达水平的小型细胞外囊泡(sEV,大多为外泌体)与其携带的肿瘤抗原形成功能单元,高效抑制CAR-T细胞的浸润和功能。
阅读更多